近日,江苏教科职工劳模精神教育实践中心在中国电科十四所启用,我校与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签约共建高校劳模精神教育实践基地。高校劳模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将为高校青年师生等搭建弘扬、体验、感悟、践行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新阵地,着力培育心怀“国之大者”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。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、分党组书记高洁,省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刘月科出席启动仪式,启动仪式由江苏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寇芳主持。南京理工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邓敏作为代表签约,自动化学院青年教师韩啸受聘为教育实践中心思政导师。
刘月科
活动指出,要进一步强化基地建设,发挥育人功能,把实践中心打造成为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劳模精神的教育基地,培育造就创新型产业工人、工匠人才的孵化基地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讲好“江苏工人大思政课”,加强产业工人教育培养。健全完善“大思政”育人体系,将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,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车间班组。巩固壮大“大思政”师资队伍,用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形式把大思政课讲好讲深讲活。有效整合“大思政”教育资源,大力推进工匠学院、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,激励更多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切实增强“大思政”宣传效应,善于用数智化手段提高影响力和引领力,让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在江苏大地竞相涌现。
邓敏(左一)参加高校劳模精神教育实践基地签约仪式
韩啸(左二)获聘教育实践中心思政导师
近年来,省教科工会推出“321”大思政育人体系,通过“办好三个讲堂、建好两支队伍、用好一个阵地”,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。
南京理工大学与省教科工会共建高校劳模精神教育实践基地,作为“321”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阵地,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在十四所的生产制造一线,涵盖两个生产制造车间,占地约2000平方米,设置了劳模工匠长廊、劳模精神传承区、匠心技艺体验互动区、职工创新成果展示区、现场实践操作区、学习感悟交流区等教育场景,让师生沉浸式体验一线产业工人的一天,打造沉浸式、体验式学习感悟“三个精神”的新平台。
南京理工大学劳模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挂牌
高洁、刘月科参观劳模精神教育实践基地